世界新动态:“不怕十八晴,就怕十八淋”,今日正月十八,下雨有什么好怕的?
“最怕正月十八雨”,今日正月十八,下雨有啥怕的?看农谚咋说
正月十八是个什么日子?有说法是“发财日”,在民间有“发不发,就看正月十八”的说法。
(资料图片)
其实,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,似乎都对谐音的梗比较感兴趣,而“十八的”的谐音是“时发”、“时时发”。因此,在民间把正月十八叫做发财日。
正月十八这天,按现在人们的观点来看,年已经结束了。但是,在过去的人来看年还没有结束,这天仍然有许多习俗活动。
比如,正月十八这天是“落灯日”,就是这天要把之前悬挂的各种各样的灯笼摘下来。在《仪徽岁时记》中记载:“十八落灯,人家啖面。”别忘了落灯后吃碗面条,讨个彩头。
这天除了落灯习俗以外,福建惠安地区会游大鼓、广东三元里村十八闹元宵、广东饶平娘娘出游等传统习俗。
另外,在潮汕地区和闽南一些地区,正月十八这天有“赛大猪”的习俗,据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。是当地人们祈求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的一种仪式。
对于人们来说,人们更关心这天的天气情况,有“收不收,就看正月十八”的民谚,什么意思呢?我们下面来看一下!
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他写的《日知录》中写道:“ 三代以上,人人皆知天文”。意识是说,在夏商周三代的时候,人人都精通天文,无论你是农夫、士卒、妇女,还是孩子人人都会仰观天象。
那么,正月十八这天,从老祖宗们留下了农谚来看,“不怕十八晴,就怕十八淋”,下雨有什么可怕的呢?下面这两句农谚有答案!仅作为参考交流。
一、正月十八雨淋头,三春雨雪似三九
这句农谚大意是说,如果正月十八这天下雨了,预兆春季雨雪天气较多,比较寒冷,就像三九天一样,可能是发生了倒春寒的天气。当然,这是一个比较夸张说法,主要表明春天较常年温度偏低。
二、正月十八落一日,四十五天无干土
“落”就是指下雨,“落一日”就是下了一天的雨;“四十五天”是指从正月十八开始,45天后大约快到春分了,也就是说春天的大部分时间;无干土,说明断断续续的降水比较多。
这句农谚大意是说,正月十八这天如果下了一天的雨,那么就预兆在接下来的45天,雨雪天气仍然会较多,大半个春天都在断断续续的下。这样的春天是偏冷的,大概率上是发生了倒春寒的天气。
写到最后:
农谚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局限性,简单参考即可。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,不误农时,才能有好的收成。
正月十八,我们这是个晴天,你们那呢?期待您的分享!感谢阅读。